會訊報導
一﹑十二月雅集照常舉行﹐於十二月二十八日(星期日)上午九時三十分仍假信義路一段三號十四樓大禮堂舉行﹐請各位道友準時出席﹔並配戴會員證由中正紀念堂大忠門斜對面﹐文化大樓側門進入各位道友攜帶近作懸掛會場展出﹐俾供觀摩切磋﹐請各組評審委員講評﹐現場揮毫部分仍循原例佈置﹐並請資深道友惠予指導現場請陳榮德道友示範花鳥繪畫。
二﹑元月份雅集因場地不便供用﹐又因適逢春節﹐雅集暫停一次。
三﹑春節團拜與雅集訂於二月二十二日(星期日)合併會員大會同時舉行。
四﹑陳榮德會友捐助壹仟元﹐特此致謝﹗
五﹑會友如繳納九十八年度會費﹐請用郵政劃撥帳號一九四○八八七﹑戶名中華大漢書藝協會感謝之至﹗
會員藝文活動。
一﹑金門文藝協會於十二月十四日至二十日在金門縣演藝廳舉辦「九十七年歲末迎新台北‧金門書畫交流展」﹐特邀本會理事長楊蓁﹑秘書長陳德藩暨本會道友劉夢炎﹑耿培生﹑汪仲民﹑倪汝霖﹑王亞﹑倪占靈﹑等參加展出﹔並於金防部﹑金酒場等地做現場揮毫﹐俾增進前後方藝文交流。
二﹑本會由理事長率團參加台北市政府主辦之第五屆漢字文化節活動「萬眾一心‧挑戰書法揮毫金氏紀錄活動」﹐於元月一日舉行參加人數共達四十餘人﹔團中九十一歲長者劉子菁道友﹐於現場揮毫表現硬朗﹐著實令人欽佩不已﹗
中國文字與書法概論(續) 劉夢炎
2·「三書」分類法﹕
「六書」之名﹐自漢以後﹐一直為談中國文字的人所引用都認為那是古人當初造字的法則和條例惟近代有一位文字學家唐蘭氏卻指出「六書」之說有兩大缺失﹕第一﹑它後來就沒有過明確的界說﹐各人可有各的說法第二﹑每個文字如用「六書」來分類﹐常之不能斷完它應屬於哪一類所以他主張不如歸併為「三書」﹐比較恰當他所謂「三書」﹐就是指的象形﹑象意和形聲他認為象形﹑象意是上古期的圖畫文字﹐形聲文字是近古期的聲符文字﹐有這三類以足於包括盡過去所造的中國文字了以前所謂「六書」不能範圍一切文字﹐固之﹐要有兼兩書兼三書的文字﹐名為六書﹐至少要分十多類﹐分法也各有不同現在「三書」可以包括全部中國文字﹐只要把每一類的界限﹑特徵﹐弄清了﹐不論誰去分析﹐都可以有同樣的結果這是「三書」分類法比「六書」分類法方便的地方不過目前講中國文字者﹐還是沿用六書之說居多
四﹑中國文字的演變﹕(一)字形的演變﹕
中國文字包括形﹑音﹑義三個部份所謂「形」﹐是指組成中國文字不能缺少的「點」與「線」的組合型態所謂「音」是指這種圖形的念法所謂「義」是指這種圖形所代表的意義從古到今﹐每一部分都經過不少的變化 中國文字有字式與字體的分別所謂字式﹐就是文字的結構方式﹕所謂字體﹐就是文字筆劃姿態例如「好」字﹐左邊是個「女」﹐右邊是個「子」﹐這便是「字式」而「好」字在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裏﹐各有不同的寫法﹐這便是「字體」﹐或稱「字形」。
中國文字在殷商時代﹐字式已經大致完備了﹐字體正在演變之中字體的演變有兩種﹕一種是普通的演變﹐如古文變為篆文﹐從篆變隸﹐隸變為草書和真書等便是一種是特別的演變﹐其一為古時沒有﹐後人逐漸增加的﹐如「芙蓉」古作「夫容」﹐「崑崙」古作「昆侖」﹑「福祿」古作「彔」等﹐此種增加的字﹐學者多把它所用﹐後已廢棄的﹐如用「深」代「突」﹐用「率」代「連」﹐深﹑率通行﹐突﹑連廢棄﹐便是一例。
就書法而言﹐文字的書寫由於時代演變及書家習慣﹐形狀千變萬化﹐每個字都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寫法。
若就書寫工具來分﹐大概說起來﹐古今字體只有兩大類﹕一類是刀筆文字﹐其筆畫粗細如一﹐不能為撇捺﹐古文﹑篆書屬之﹔一類是毛筆文字﹐其筆畫粗細如意﹐並能為撇捺﹐隸﹑楷﹑行﹑草等屬之如按使用時代劃分﹐則字體的演變﹐大致有四個時期﹔從商殷至春秋末為第一期﹐用古文﹔從戰國至秦為第二期﹐用篆書﹔漢代為第三期﹐用隸書﹔從東漢到現代為第四期﹐用楷書﹔若依名稱歸類區分﹐則其演變情形大體上為古文而大篆而小篆﹐由小篆而隸書﹐由隸書而楷書而草書而行書。¦lt;br /> (二)字音的演變﹕
中國文字的聲音﹐也和字形一樣﹐隨著時代的進化﹐由簡單而繁複﹐最初的發音是因於自然﹐近於天籟﹐如啊﹑唷﹑呱﹑啐之類﹐後來進化到有模仿的聲音﹐如牛馬之音即為其鳴的聲音。
中國文在字音方面的演變﹐有人把它分為四個時期﹕自周秦以前至兩漢﹐為第一期﹐這一時期為諧聲發達期﹐所謂諧聲﹐即按照字之聲韻相同者予以諧和的意思如「夫讀如扶」﹑「青讀若菁」﹐或以「某讀若某」﹑「某讀與某同」等方式注明字音這一時期之讀音及語言僅有陰陽二聲之分別﹐稱為上古音自魏晉以迄唐宋﹐為第二期﹐這一時期為韻書發達期。
隋有陸法言作切韻﹐唐有孫愐作唐韻﹐宋有陳彭年作廣韻﹐使我國文字之音韻得以歸納確立﹐又有沈約發明平上去入四聲﹐復有反切之法﹐以二字切一字之音﹐音韻學大有進步此一時期之語音總稱為中古音自元明以迄清末為第三期﹐此一時期為音標時期﹐因自元朝以後﹐已有人按照古時之韻目分別歸攝﹐韻目大致確定﹐又因元人建都北方﹐語音漸以北方音為準﹐所以又稱北音時代或近古音自民國以來注音符號之實施以迄目前﹐為第四期﹐此一時期﹐是以北方平音為標準﹐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而除去入聲﹐一般字典改用注音符號注音﹐完全免除以前反切的弊病﹐對於全國讀音的統一﹐居功不淺﹗此一時的讀音﹐可稱為現代音。
(三)字義的演變
形音義為構成中國文字的三大要素﹐對於每個單字﹐必須會讀﹑會寫﹑會用﹑才叫做認識所以我們學習中國文字﹐除了要明瞭字形﹑字音的變遷外﹐同時也要懂得字義的演變。
中國文字的字義﹐有人把它分為本義﹑引伸義和假借義三種所謂本義﹐就是一個字原來的意所謂引申義﹐就是說它的本義引伸出來的意義所謂假借義﹐就是借作另外一個意義中國文字在字義方面為麼會有變遷呢﹖據文字學家分析﹐約有三種原因﹕一種是因古今時間的關係而變化一種是因地域廣潤的關係而變化一種是因言文不一致的關係而變化。
中國文字的字義演變﹐可歸納為兩種﹕一種是歷史的演變﹐例如六種字義﹐周秦諸子字義﹐漢人詁經字義﹐元人詞曲小說字義等另一種是本聲的演變﹐便是中國文字假借的作用。
五﹑什麼是書法藝術﹕
中國文字構造複雜﹐富有藝術性和折合性﹑變化無窮﹐妙趣橫生﹐是世界最耐人尋味的文字它除了具有實用的效能外﹐還是一種道地的藝術品﹐遊戲的工具﹐有時甚至還可以當占卜的材料。
中國文字在字形上是方塊字﹐書法方面最富藝術性﹐一個字如何下筆﹐如何收筆﹐都有規則因此中國書法是世界上特有的藝術﹐它具有真善美的含意﹐以及啟發智慧﹐陶冶性情﹐潛移默化的功能有蘊智含明的妙用﹐有明心見性的象徵它不只有紀念性﹐而且有藝術性各種不同的字體﹐就如同各種不同的圖畫﹐使人有著不同的快感這種文字上藝術性﹐決不是其他任何國家的文字所能兼有的所以一般外國人﹐都認為書法是中國藝術的寶貝﹐是東方文化的結晶。
在我們的客廳裡﹐書房中﹑商店家﹑會議室及公共場所﹐往往喜歡懸掛的名人的字幅﹐有人尊之為墨寶﹐作為點綴即使是鄉下人﹐在辦喜事或過年的時候﹐也喜歡在門前貼上幾副紅對子﹐熱鬧一下這就是因為中國文字本身是一種藝術品﹐像圖畫一樣美每一個文字又像一朵朵小鮮花﹐耐人尋味﹐足供欣賞再加上書法家的勁鋒﹐和特製的烏黑松墨和朱紅的印鑑﹐更造成了中國特有的東方藝術
在國外﹐僑胞們見了中國書法字副﹐就像見了中國家中人﹐與同回到中國家中一樣親切感﹐他們把字幅懸掛在壁上﹐給外國人看﹐以為無上的光榮。
(一)超異的工具產生超異的藝術﹕
書法藝術為中國所創造﹐其基本原固是書寫的工具為毛做的筆毛軟有彈性﹐變化多﹐寫起字來﹐能乾能潤﹐能肥能瘦﹐能方能圓﹐能長能短﹐能大能小﹐能乾潤﹑肥瘦﹑方圓﹑長短﹑大小錯綜用之﹐變化既多﹐乃臻家妙漢代書法家蔡邕說﹕「筆軟則奇怪出」﹐文字是應用的東西﹐物無意求奇美觀﹐惟因所用的工具是毛做筆﹐在長期書寫中﹐就會發現其佳妙﹐書法也就隨之而產生﹐且發展而為書學﹐有關著作不斷產生﹐漸至汗牛﹐﹐蔚為大觀了鋼筆硬﹑變化少﹐不能至於佳妙﹕鋼筆小﹐不能寫大字﹐不能發展而為藝術品﹖所以論書法工具﹐只有讓毛筆獨步了中國鄰近日本﹑韓國﹑越南等遠在千年以前已向中國字習書法這因為書法實有學習之價值﹐絕不是偶然之事。
(二)書體的藝術性﹕
文字和語言一樣﹐是隨需要發展而發展﹐所謂「孳乳寖多」是歷代廣大先民所創造不過創造既多﹐很難一致﹐必需要有專家來整理統一﹐倉韻﹑史﹑李斯﹑程邈﹑王次仲等人﹐我看他們就是整理文字的專家李斯同文之奏﹐罷其不與同奏者﹐也很明顯到了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真是一部大規模整理文字的著作「六書」之名﹐始於周代﹐不是在石器時代先定出六個原則而後造字﹐而是先有廣大先民的創造文字﹐才有「六書」這六個原則的總結出來﹐以說明文字的發展。
(三)古時社會的書法﹕
在封建社會的後期﹐不能說不重視書法﹐但是他們的重視﹐只是提高一般知識份子的水準﹐而書法藝術反停滯不前了以書法教育學子﹐始於周代﹔以書法取士﹐始於漢代﹔置書法博士﹑始於晉代﹔專立書法一科﹐實到唐代才有但至現代﹐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六﹑執﹑運﹑用筆方法﹕
(一)執筆—一般都以鳳眼法執筆﹐原則掌虛﹑指實﹑腕懸﹑筆正﹑五指齊力
(二)運筆—指運宜小楷﹐腕運宜中楷﹑肘運宜大楷(榜書)
(三)用筆—用按﹑提﹑使﹑轉﹐以逆﹑中﹑迴﹑側﹑折等鋒﹐產生線條
七﹑臨摹要訣﹕
(一)方法—初以描紅﹑模寫﹐進而對臨﹑背臨(意臨)
(二)次序—先專後博﹐初學貴似﹑貴熟
八﹑間架﹑結構﹕
所謂間架﹐間即字的空白處﹔架即字的筆畫佈置﹐所謂結構﹐基本筆畫結成部首(單體文)﹐再由若干部首構成字(合體字)其要領﹕
(一)心中有字(有所寫字筆畫粗﹑細﹑長﹑短﹑斜﹑正)
(二)意在筆先(下筆之先對字的任何一筆一畫須深加思考)
(三)平正勻整(每一字均要平穩均整)
(四)知黑守白(黑是筆畫白是空間)
九﹑期望代結語﹕
本篇「文字與書法」拙作﹐實乃極不成熟﹗﹖目的是提供「拋磚引玉」一點建議工作﹐從而引起熱愛中國文字與書法的心意﹐進而認真研習中國文字和書法精神﹐共同努力負起對中國文字書法的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任務啊。(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