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有誠信、有人情味
黃家健(越南歸僑)
我說幾個小故事讓大家來看台灣社會的風土人情。
我是廣東人,出生在越南,民國44年小學畢業後經由國府專案來台灣升學。少年的我看到當時台灣是一個非常純樸的農業社會,日常生活十分簡樸實在,要買東西會用到那些銀白色的小錢幣「角」,言語不通也沒有困難,把錢放在手心上,老闆也會把要找回的零錢一「角」不少的放到你的手上,讓我見證到古早台灣人的誠信與可敬。
在台灣第一次吃年夜飯是在台北縣清水鎮農會一個幹事的家,由學校約好在清水車站見面,他用腳踏車載我到約有3公里路程的一個小農村農舍,和他全家人圍著菜餚豐盛的圓桌吃年夜飯。他的房舍不大卻古樸溫馨,讓我真實地感受到古早台灣人對外地人的溫暖與關懷。
大學時期,暑假到花蓮實習,在車上偶識一花蓮青年,時常相約在美侖海灘游泳。中秋被邀在他家過節,非常地傳統很有趣味。他的家人待我很好,還安排到名勝鯉魚潭泛舟同樂,讓我畢生難忘。
畢業後任職公教到退休,結識很多時常幫助我、指導我的朋友、同事、長官,也大多是台灣人,除了對我這個廣東弟兄頗為相見歡,也能和樂相互投契於工作和玩樂之中,雖然難免會有些藍綠參差的見解,但畢竟政治的歸政治。閑時看著他們為我退休紀念而特製的親筆簽名卡,總會浮現著他們每一個親切親愛的面容,誰能說人與人交往不是憑藉緣份和情感為依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