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華僑節系列活動 僑胞與國家 座談會

0
558

1304_9
指導單位:僑務委員會、教育部僑教會
主辦單位::聯合報、僑聯總會
座談時間::98年10月16日15:00~18:00
座談地點::僑聯總會會議室
主持人:周恆和(聯合報副總編輯)
座談主題:僑胞與國家
座談人士:
任弘(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簡漢生(僑聯總會理事長)
葛維新(僑聯總會常務理事、前僑委會副委員長)
林淑貞(教育部僑教會主委)
夏誠華(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教授)
陳士魁(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祕書長、
前僑委會處長)
陳飛龍(南僑集團會長)

1304_10主持人周恆和引言

理事長、副委員長及各位貴賓,歡迎參加本次座談。我民國70年開始跑新聞,當時跑的兩個單位是內部部和僑委會。僑委會平常新聞不多,可是一到雙十國慶的時候,成千上萬的僑胞就會回到台灣來參與國慶,所以我一直很懷念當時在僑光堂採訪的日子,那個時候僑胞的地位和力量,都是很令人刮目相看的。
雖然這個情況在後來政黨輪替後有點改變,但我很高興的是,去年馬總統就任之後,第一次的國慶慶典好像又回復到當年的盛況。舉最近的一個例子,八八風災過後,聯合報系透過海外的兩家報紙─泰國世界日報和美國世界日報發起捐款,光是美、泰兩國的僑胞就捐出了將近4000萬台幣,我想其他地方僑胞透過別的管道捐出的善款應該十倍百倍於此,再次驗證了僑胞對於國內同胞血濃於水的感情。所以今天在此,希望藉由這次座談會讓台灣各界瞭解,僑胞跟中華民國,跟台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及僑胞長期以來對國家的貢獻。

座談會與會人士發言重點:

陳士魁:政府播遷來台60年,華僑對台灣的貢獻相當多,就以近年我們台商到東南亞投資為例,得到當地僑胞很大的支持,從馬來西亞、泰國到印尼,就有很多例子,我相信陳飛龍董事長到泰國投資,跟當地華僑的互動,就有很多這樣的經驗。除了這個部分,我們台商子弟在海外,也是到當地華僑的支持,得以設立僑校,最有名的是泗水僑校的例子。
而我近幾年帶領紅十字會進行國際援助工作來說好了,得到僑界的幫助相當多,像南亞海嘯之後的亞齊救災,最早帶我們進去的就是棉蘭的華僑。近年來大陸改革開放之後,僑務休兵加上鄉情的號召,已經漸漸使得傳統華僑以往一面倒向台灣的情勢有所變化,台灣在維繫僑胞的力量方面要怎麼做?如果要立足台灣,放眼天下,華僑是支持我們最堅實的力量,值得我們再深思。

陳飛龍:今天代表在台灣投資的華僑,對於如何喚起國人對僑務和僑教工作的重視這個議題感受特別深刻。近年來華僑在台灣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前,而隨著大環境的變遷,一些與華僑有關的問題,我在這裡提出來,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例如,早年華僑來投資的多是個人,而近年來隨著規模擴大,不能不以法人型式來台,所以很多華僑投資的法人不再被視為僑資,造成僑資的式微,而華僑在國內也逐漸沒有力量,這方面僑委會能不能給予一點協助?
還有台商、僑商如何區分?如何結合?因為目前台商由經濟部主管,僑商由僑委會主管,而兩者其實是有些地方雷同,有些地方要分開輔導的,是不是應該有一個政務委員來負責統合,該分的分,該合的合,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力量。
另外,兩岸的國慶都在10月,其實有很多僑胞是兩邊都支持的,過去是先到大陸參加完10月1日的慶典,再到台灣來參加10月10日的慶典,但以往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列在不受歡迎的名單上,希望最近兩岸關係日漸緩和,這種因為過去敵對狀態對華僑的排擠作法也可以考慮調整一下,去除僑胞們心裡的陰影。
此外還有僑委會的預算太少、僑教方面簡體字和正體字的衝突問題、僑胞的海外扣款等問題,也都值得重視。
葛維新:我想談的是僑教工作的淵源和重要性。1840年鴉片戰爭後,印尼的華僑率先在巴達維亞(也就是現在的雅加達)成立「中華會館」,團結分散在荷屬印尼群島各地的華僑之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辦理華僑學校,從國內請來最優秀的老師,教導下一代學習中華文化;兩年之後,馬來亞的華僑也成立「中華大會堂」,從事僑教工作,此後這個趨勢蔓延到整個東南亞與北美洲。中華民國政府成立後,各地僑教組織開始採用教育部訂的教科書,一直到菲律賓菲化、中南半島發生戰爭,這個僑教系統才有了改變,但中華民國政府在僑教工作方面的努力一直沒有間斷,即使非常困難,還是繼續下去。
中山先生號召革命,在海外華僑界運用的就是僑教系統。而當時地處海外的華僑對中山先生有個期望,就是希望藉由革命,讓祖國擺脫農業社會的窘迫,走上現代化,學習自由經濟和民主政治,但這個改變,必須是基於中華文化的大內涵來學習西方的長處,而不是徹底的改變。這些想法後來由中山先生把它系統化、理論化,形成中華民國立國的基礎。
這個希望祖國走向現代化的期望在一百多年來都沒有改變,從當初的支持推翻滿清,到抗戰期間大家踴躍捐輸支持抗日,甚至有華僑子弟自願返國投入抗戰,那份對祖國的熱愛令人感動;政府遷台後,華僑並沒有放棄中華民國,除了紛紛到台灣投資(在座的陳飛龍董事長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父子兩代是最早歸國投資的華僑),當時菲律賓華僑子弟還組成軍中服務隊,主動到軍隊裡幫士兵擦槍、洗衣服。這些歷史都不應該被遺忘。

夏誠華:談到華僑對國家的貢獻,我按照編年進度略為談一下。首先,倡建中華民國的孫先生本身就是檀香山華僑,他從事十次革命所需的經費,很多都是來自華僑的捐獻,而他在海外鼓吹革命的組織,最原始的成員就是華僑。僅以第十次的黃花崗起義來說,八十多個死難的人裡面,就有三十多個是華僑,可以說明華僑對於創建中華民國的出力之多。
試想當時從美國搭船到中國,航程要六個月以上的時間,而這些華僑本身所處的僑居地都已經是現代化的國家,他們大可在僑居地過著安樂的日子,不必冒死遠度重洋回到祖國革命,所謂的愛國,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為令人動容?
創建中華民國華僑參與了,在祖國對抗外侮的歷史裡面,華僑也參與了。以對日抗戰為例,在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前,東南亞還沒被日軍席捲之前,對日抗戰的軍費有很多是來自華僑的捐款,以民國29年來說,當時華僑每月捐款2000萬國幣,佔當時軍費將近三分之一。
除了金錢之外,華僑子弟也積極投入祖國的抗戰工作,當時在雲南、廣西的中央軍校分校都設有華僑特別班,訓練志願返國參加抗戰的華僑子弟參與保衛祖國的作戰。還有兩千多名從緬甸來的華僑技術人員,在滇緬公路開著貨車,協助滇緬公路的修築和運輸工作,經過八年的艱苦戰爭,二千多人只剩下五百人。
至於兩岸政府分治之後,華僑對中華民國政府的貢獻更為重要,當時華僑不但用行動支持中華民國,積極返國投資,來自全球的華僑代表更在民國41年齊聚台灣,成立一個全球性的僑務組織,也就是今天的華僑救國總會。當全球放棄中華民國的時候,這個組織登高一呼,讓全球社會認識到,兩岸分烈之後,民意之所趨是中華民國。
這麼多年來,華僑每當台灣發生重大天災或遭遇變故時,一直竭盡所能給予台灣同胞最大的支持。例如在民國48年八七水災發生後,全球華僑在不到一個月時間捐了820多萬元;當時一個政府機關的科員,一個月的薪水才兩百多塊錢。民國68年中美斷交,藉由僑胞在華盛頓的大規模抗議,中美關係法才得以迅速通過,保障了台海安全。還有在民國88年南投發生九二一地震時,全球華僑的捐款達到18億2千零78萬元,今年8月的八八水災後,華僑的捐款也已經超過了5億2千萬。
因此台灣應該知道,華僑一直是國際社會對台灣最大的支持力量,要讓國際社會藉由華僑認同台灣,政府應該更加重視華僑事務,然而我們政府每年給僑委會的預算,在最近這十年來,平均不超過15億,這是有待加強的地方。

林淑貞:我想談的是僑教的重要性。從民國40年到96年,僑生來台升學的有十七萬多,而畢業的有十萬多人。僑教在以往培育出不少優秀人才,對我們的國家有很多重要的貢獻,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廣達電腦創辦人林百里、群聯電子公司的創辦人潘建成等。
另外我想談的是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這個由留學台灣返馬的校友所組成的組織,在馬來西亞當地的政商關係很好,這三年來每年都幫台灣舉辦「馬來西亞台灣高等教育展」,積極推銷台灣的高等教育。另外,他們也積極發揮影響力,說服馬來西亞政府承認台灣的學歷,目前馬來西亞政府已經承認了8所醫學院的學位,但他們並不滿意,還在爭取其他領域的學位認可中。藉由他們的努力,馬來西亞目前有三千兩百多名僑生在台就讀,高居僑生的第二位,這當中,馬來西亞留台校友會功不可沒。這也代表馬來西亞僑胞對僑教政策的感恩和回饋。

任弘:我想從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來談僑胞對國家的貢獻。剛剛夏教授已經對華僑從中華民國的建立、分裂以來的歷史。我想提的是,從兩岸分治到近來兩岸關係緩和過程中,僑胞面對在僑居地的艱苦謀生之餘,對祖國的支持一直沒有中斷過,如教授所言,中華民國的創立,有很多得力於僑胞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兩岸分治之後,很多僑胞選擇繼續支持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因為這是他們當年支持創立的國家。而在最近兩岸趨於和解之後,很多政府不便直接處理的問題,僑胞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而在經濟方面,除了夏教授所提的捐款之外,還有僑資、僑匯。大家如果去看過金門、廈門,可以處處看到這些僑鄉因為僑資和僑匯所呈現的面貌,這裡就不再多談。
文化方面,華僑一直是在全世界各地傳承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力量,大家可以看到,在全世界有華僑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儒家文化和宗族體制的傳承,這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部分,而我們的僑胞把這些帶到全世界。近幾年中國大陸想要在世界各地推展中華文化,這才發現實在太方便了,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到處都走得通。而且在推動文化傳承的工作裡面,僑胞自發的力量佔了大部分,我們僑委會在僑界推動僑教,一年十幾億的預算,對於僑胞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他們在當地出的錢更多,遠到非洲都可以看到僑胞出錢建學校,出錢辦刊物,出錢、出力,遠超過我們政府的這一點點預算。
最近許倬雲教授在報上寫到,我們東亞的文化主體性亟待建立,事實上,藉著華僑在東南亞地區的文化力量,我們真的可以建立一個面對未來的文化主體論述,除了經濟之外,在東亞地區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大家都希望對僑務工作重新定位,而我們新任的吳委員長上任後,已經提出「大僑社」和「大僑鄉」兩個大方向。所謂大僑社是指不要分藍綠,不要被政治分化,團結新僑和老僑的力量來整合僑社;而大僑鄉則是因為台灣近年來已有180萬人移居海外,事實上台灣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大僑鄉,所以如何以僑鄉來看待自己,改變部分同胞對僑胞的誤解,加強國內外的宣傳,讓大家更瞭解僑胞對台灣的重要性,將會是僑委會未來工作的重點。

簡漢生:今天可以請到兩位主管官署的長官和各位來參加座談,實在感到非常高興。今天講紀念華僑節,其實就是紀念我們僑聯總會的會慶,因為僑聯總會當年是呼應老蔣總統的號召而成立,而華僑節就是僑聯總會成立的日子。
從鄭和時代開始有移民到東南亞,到今天已經有600年的歷史。僑民到異鄉生活之後,面對異地的文化衝擊,一定會體認到對母國在感情上、精神上的依賴,很多華僑都會說:「不做華僑,不知道祖國強大的重要性。」所以我們思考華僑的問題,必須注意到這是牽涉到民族情感的問題,而政府在制定華僑政策及服務華僑團體在看這問題的時候,必須站在適當的制高點,制定出來的政策才能經得起時間和地區的考驗。
關於華僑對國家的貢獻,剛剛各位都已經談了很多,我這裡提一個例子,就是每次馬總統跟海外僑胞見面都會提到的一位Arthur Chen,當年就是美國華僑,在抗戰期間回到國內參與抗日,抗戰結束後再返回美國的故事,美國政府為紀念他,特別在俄勒岡州蓋了一個建築,以他的名字命名。到了中央政府遷台以後,早年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裡面,僑資的貢獻更是超越其他外資,飛龍兄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然而在過去幾年,台灣或許是太強調本土,強調到太狹隘的層面,已經有點走到牆角去了。其實對於台灣這樣一個海島來說,海外關係幾乎可以說是生存的命脈,但是這個命脈在最近幾年卻有點被汙名化,僑胞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變成是來吃台灣老本的蛀蟲,這種錯誤的看法不僅全無根據,若積非成是,對台灣的生存發展更為不利。
為扭轉台灣社會對華僑的錯誤認知,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意機構,都有必要重新認知華僑對國家的重要性,同時我也要再次呼籲,政府不應該把主管華僑事務的僑委會合併到外交部,不但不應整併,反而更應該增加僑務方面的經費,甚至在地方上增設辦理僑務的單位,以落實服務僑胞,厚植國力於僑界的目標。(聯合報)